- A+
恶性胶质瘤患病者的年龄多数超过 60 岁,但医治指导所依据的试验所针对的患病者年龄则仅到 70 岁。为评估 60 岁及以上年龄段的恶性胶质瘤患病者的最好姑息医治方式,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试验。试验招募的恶性胶质瘤新确诊患病者通过电脑产生的随机组合,将患病者按参试中心进行层级分配,接受替莫唑胺 ( 每 28 天中的第 1-5 天,给药剂量为 200毫克/m2,共给药 6 个周期)、超分割放射性疗法 (辐射量 34·0Gy,3·4Gy/ 次,共 2 周) 或常规放射性疗法(辐射量 60·0Gy,2·0Gy/ 次,共 6 周)。患病者及研究人员均知晓医治分配情况。主要的试验目标为总体生存期,按医治意图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招募的 342 例患病者中,有 291 例患病者被随机分入三个医治组 (替莫唑胺 n=93, 超分割放射性疗法 n=98, 常规放射性疗法 n=100),其余 51 例患病者被随机分至两组(替莫唑胺 n=26, 超分割放射性疗法 n=25)。在随机分配的 3 个医治组中,与常规放射性疗法相比,替莫唑胺医治患病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明显比较长,但超分割放射性疗法则未高达该效果。所有接受替莫唑胺或超分割放射性疗法医治的患病者(n=242) 的总体生存期类似。对于年龄高于 70 岁的患病者,替莫唑胺医治及超分割放射性疗法的生存期优于常规放射性疗法。经替莫唑胺医治的 MGMT 启动子甲基化患病者,其生存期明显长于 MGMT 启动子未甲基化的患病者,但接受放射性疗法的启动子甲基化与启动子未甲基化的患病者之间并无差异。
研究发现,与预测期望一致,在替莫唑胺组中,最常见的 3-4 级不良事件为性粒细胞降低 (n=12) 和血小板降低(n=18)。在所有随机分配的组别中,共报告有 18 例患病者患有 3-5 级传播感染性疾病。有两例患病者患有致命性传播感染病,替莫唑胺组中的一例 2 级血小板降低患病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于做完手术后一并发生的不良症状。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常规放射性疗法对患病者,尤其对于年龄高于 70 岁的患病者的预后较差。替莫唑胺与超分割放射性疗法均应视为高龄恶性胶质瘤患病者的常规医治方式。
经济寻药 助力生命! 肿瘤 药物选购的海外价钱、进口清关政策、费用好多钱等问题,敬请咨询本站客服微信:yaodaoyaofang ,获取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