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PALETTE 是一项 3 期试验,证明了帕唑帕尼(维全特)在晚后期软组织肉瘤 (aSTS) 中的单药活性。我们进行了回顾性亚组分析,以探索患病者特点、先前医治线、剂量强度和剂量调整对帕唑帕尼在 aSTS 中的安全特性和有效性之间的潜在关系。
方式
PALETTE 在先前化学疗法时间段或之后疾病进展的 aSTS(年龄 ≥ 18 岁)患病者中对比了帕唑帕尼与安慰剂。在这些亚组分析中,接受帕唑帕尼医治的患病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 是感兴趣的治疗效果结果。还对比了亚组内的不良事件 (AE)。所有分析都是描述性和探索性的。
结果
在 PALETTE 研究中,共有 246 名患病者接受了帕唑帕尼医治。仅接受过 1 次医治的患病者的 mPFS 更长,而接受过 2 次以上医治的患病者(区别为 24.7 周和 18.9 周);无论先前医治线的数量怎样,AE 发生率都相似。年龄 < 65 和 ≥ 65 岁(区别为 20.0 和 20.1 周)的患病者的 mPFS 相似。虽然导致研究中止的 AE 在老年患病者中较高(≥65 岁,30%;< 65 岁,17%),但两个年龄组的剂量降低、剂量中断和严重 AE 的发生率相似。在需要降低剂量或中断剂量以控制毒性的患病者中,未发现 mPFS 减少。
结论
在仅接受 1 线医治后接受帕唑帕尼的患病者中观察到更长的 mPFS。此外,无论患病者年龄或用于控制毒性的剂量调整怎样,帕唑帕尼的 mPFS 均得以维持。
在这项 PALETTE 亚组分析中,帕唑帕尼(维全特)观察到的临床收益幅度在老年患病者和年轻患病者之间相似。年龄的增长显然与 mPFS 无关。导致老年患病者研究中止的 AE 发生率较高并不令人惊讶,这可能是由于与年轻患病者相比,老年患病者的合并症患病率较高且耐受性减少。然而,两个年龄组的剂量降低、剂量中断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对接受其他 aSTS 医治的患病者的回顾性分析报告了类似的发现,即老年患病者的 AE 发生率高于年轻患病者。由于每种药品的 AE 特点可能不同,每种药品的个体安全特点应为老年人的医治决策提供依据,尤其是在存在合并症的情况下。
正如预测期望的那样,PALETTE 研究中帕唑帕尼接受者中,既往全身医治的线数是 PFS 的重要预后要素(0-1 vs 2-4 先前的医治线,HR [95% CI]:0.72 [0.53 –0.99];P= 0.04)。这一发现与“真实世界证据”一致,表明 aSTS 患病者在先前医治的每延长一条线中表现出 mPFS 下降。随机 2 期 EPAZ 试验 (NCT01861951) 表明,在 60 岁以上患病者的 STS 一线医治中,帕唑帕尼在 PFS 方面不劣于阿霉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全身性抗肿瘤医治可能会促进恶性肿瘤的进展,而不仅仅是影响恶性肿瘤的演变。STS 的特征是肿瘤异质性,肿瘤异质性对医治的反应是一种公认的现象。由细胞毒治疗方法或获得性染色体不稳定性驱动的诱变能够驱动克隆选择,导致更大的肿瘤内异质性,从而延长对后续医治产生耐受药物性的可能性。医治顺序对帕唑帕尼的安全特性没有影响,这能够从基于先前医治线的两个亚组之间相似的 AE 率得到证明。
在按帕唑帕尼(维全特)剂量进行的亚组分析中,接受每天剂量 400 至 600 毫克 的患病者的 mPFS 高于接受每天剂量 600 至 800 毫克 或每天剂量小于 400 毫克 的患病者;然而,由于低剂量亚组的患病者数量较少,因此应小心解释这些结果。与接受标准剂量的患病者相比,接受较低起始剂量的一线帕唑帕尼的转移扩散性肾细胞癌 (RCC) 患病者的情况更差。在 13.9 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与标准剂量(800 mg/天)相比,接受降低起始剂量(400 或 600 mg/天)的患病者表现出显着减少的客观缓解率(区别为 19% 和 44%)并延长疾病进展导致的停药率(区别为 44% 和 28%)。
总之,在接受帕唑帕尼(维全特)作为 aSTS 二线医治的患病者中观察到更长的 mPFS,而不是在后期医治中。此外,无论患病者年龄或使用剂量调整来控制毒性,帕唑帕尼的 mPFS 均得以维持。【微信:yaodaoyaofang】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