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帕唑帕尼(pazopanib)给肾细胞癌(RCC)患病者带来了新的一线医治方案,不仅在治疗效果收益上,而且在改善患病者生活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但之后的二线医治选择却没有明确的指南性数据。SPAZO-2研究是一项经一线帕唑帕尼(pazopanib)医治后,依维莫司(everolimus)(飞尼妥(afinitor))与英立达作为转移扩散性肾癌的二线使用药医治比较,结果显示患病者转归上没有显着差异。临床使用药时,需注意二者的不良反应差异。
SPAZO2(NCT03091465)是一项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旨在
分析临床实践中,一线帕唑帕尼(pazopanib)及后续医治对mRC的有效性。研究者从西班牙的50家中心,收集了530例于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时间段接受一线帕唑帕尼(pazopanib)医治的患病者(均未参加临床实验)数据。这些数据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受外部CRO监测。中位随访28个月(二线)后,127例(67.2%)出现进展,167例(88.4%)停止二线医治,141例(74.6%)去世。英立达比较依维莫司(everolimus),在ORR、PFS和OS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无论是在整体人群,还是在IMDC凶险分层亚组中,均无显着差异。多要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预后要素后,英立达组与依维莫司(everolimus)组患病者的PFS和OS仍没有差异。
在毒副反应方面(英立达vs依维莫司(everolimus)):英立达组的高血压(32.6% vs 3.6%)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6% vs 6%)发生更频繁,依维莫司(everolimus)组的贫血(21.4% vs 55%)和口腔黏膜炎(12.3% vs 39%)发生率更高。剂量调整(英立达vs依维莫司(everolimus)):55.4 % vs 30.7 %(P<0.05)。该结果证实了真实世界中依维莫司(everolimus)和英立达作为mRC患病者一线帕唑帕尼(pazopanib)医治后的二线使用药的有效性,而且未发现英立达与依维莫司(everolimus)在患病者转归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敬请保留本站客服微信,以备不时之需。 肿瘤 /
药道网—药到病除,助力生命。汇聚全球药品资讯:黑色素瘤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