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尽管帕唑帕尼()在患者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中显著占优,但其对肝酶水平的影响仍是医生需要关注的话题。VEG 105192研究中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帕唑帕尼组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为谷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发生率为53%。一项总结表明,帕唑帕尼治疗后发生肝脏不良事件(谷丙转氨酶ALT>3xULN)的发生率为20%,首发事件的中位时间为42天。
,
印度直邮药房小编敬语
相比舒尼替尼70%的mRCC患者优选帕唑帕尼/培唑帕尼进行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生和患者对于靶向治疗药物的需求不仅是有效、安全,更希望治疗期间可以获得“更高生存质量”。帕唑帕尼是唯一一项靶向药物开展了药物安全性与生活质量多重分析研究,特别是开展了患者根据初步治疗体验来进行选择后续用
你要知道,癌症病人有一半是吓死的,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的,最后才是治疗无效而死的。这话虽无科学根据,但却说明一个道理:病人若能乐观对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行为,就可能战胜癌症,延长生命。
,
这些数据也提示我们,虽然帕唑帕尼会引起肿瘤患者的肝脏不良事件,但多数不良事件能够恢复,同时在临床诊疗中,要对肝脏功能进行密切的监测,对发生的肝脏不良事件进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各方面展开。①在开始治疗前、治疗的第3、5、7、9周和第3、4个月进行肝功能监测,有临床症状时也需要及时进行肝功能监测;②对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进行评估,如需要,可停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换用无肝毒性的等效药物;
③发生肝脏不良事件后,根据指标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在转氨酶为3~8倍ULN,不伴有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TB)<2 ULN 或直接胆红素(DB)≤35%)时,继续帕唑帕尼治疗,每周监测肝功能,直至转氨酶回到1级或基线水平;在转氨酶>3倍ULN伴升高胆红素(TB>2倍ULN或DB>35%)时,应终止帕唑帕尼治疗;在转氨酶>8倍ULN,不伴有胆红素升高(TB<2 ULN 或 DB ≤35%)时,应中断帕唑帕尼治疗,直至转氨酶回到1级或基线水平,随后可重新使用帕唑帕尼,如必要,可选择400 mg的剂量,连续8周,并每周监测肝酶水平,如转氨酶水平重新>3倍ULN,停止治疗。
免责声明:在本文所表达的意见/建议是作者独立的判断,印度直邮药房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些资料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代替。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全球经济寻药,助力生命,点亮生命的曙光!。
帕唑帕尼/培唑帕尼联合放化疗可提高儿童和成人NRSTS疗效
软组织肉瘤(STS)的亚型繁多,生物学行为不尽一致。虽然大部分高度恶性的STS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可有相近的结果,但是仍然有许多亚型或低度恶性STS对现行以AI方案为主的治疗不敏感。培唑帕尼( 帕唑帕尼 ,votrient)对晚期典型性孤立性纤维性瘤、血管肉
